吳禮明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網副總編輯,博士、教授、研究員
究竟什么是互聯網思維?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去思維?互聯網思維與創業創新有怎樣的關系?互聯網思維的基礎、動力和本質究竟是什么?
就上述問題,我分別作如下闡述:
一、互聯網思維重新定位整個社會
對什么是 “互聯網思維”,專家學者們對此眾說紛紜。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周文彰認為,互聯網思維是互聯網發明、發展和應用實踐在人們思想當中的反應。這種反應經過沉淀轉化為人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認識方式和思維結構。
互聯網思維最早起源于互聯網業界,指用互聯網時代的新型理念來改造傳統產業。
2007年,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率先提出:“以一個互聯網人的角度去看傳統產業,會發現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他預言,“未來不會再有專門的互聯網公司,所有的公司都要用互聯網做生意”。2011年他正式提出“互聯網思維”概念,明確其含義為“基于互聯網特征來思考問題”。2012年起,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等互聯網產業巨頭陸續提及“互聯網思維”。
2013年,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率先作出“互聯網思維帶來什么”的專題報道,緊接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也播出這條新聞,使這一概念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興盛,人們越來越發現這種適應“互聯網時代特點”的新型思維模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展中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從而使這一概念逐步從一種產業思潮演變為自下而上的共識。
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組第四次會議時,提出要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其中強調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將互聯網思維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現在,一種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互聯網思維是指在互聯網時代基于互聯網的特征,對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并由此拓展到對整個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
二、“ 跳躍式的實事求是的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基礎
百度李彥宏在一次企業家座談中說:“可能你做的事情并不是互聯網,但是要按照互聯網的方式去想問題。”
那么,怎樣才算按照“互聯網的方式”思考問題?
我認為,按照互聯網方式去思維,可以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跳躍式的實事求是的思維。
正如同周文彰教授所表述的,互聯網思維如同日常思維、科學思維一樣,必須是實事求是的思維,必須從實際出發去思維。人的思維,一旦離開了思維的正道, 走上了思維的旁門左道,如果我們從自己大腦、主觀愿望出發的思維就是主觀思維,如果根據本本思維那就是教條主義的思維,如果從自己或者他人的經驗出發那就是經驗主義的思維,這些思維都導致很多的失敗。原因就在于這些思維都是主觀與客觀相分離,理論和實際相剝離的,這是世界上一切錯誤的根源?;ヂ摼W思維要想獲得正確的結果就一刻不能偏離從實際出發的要求。
我所講的 “跳躍式的實事求是的思維”,就是從歷史到現實,從主觀到客觀,從現在到未來,這中間轉折點和連接點就是“跳躍式”的,這中間最精畢的就是“跳躍式”的。“跳躍式”有兩個特征,必須以事實為前提,以可操作為基礎。
如何從歷史跳躍到現實?從主觀跳躍到客觀?從現在跳躍到未來?
我們現在看到的從臺式計算機到 “小蜜蜂”智能可穿戴的電子設備,從2G、3G到4G,從手機短信到彩信再到微信,就是跳躍式的實事求是的思維發展的一個佐證。
馬云因為具有了 “跳躍式的實事求是的思維” ,用10多年時間,使阿里巴巴從一家十幾人的小公司成長為世界最大的電商企業。
三、“逆反式的創新思維”是互聯網思維動力
第二種是逆反式的創新思維。
網絡技術的變革速度往往超出人們的想象,掌握新的技術平臺很可能就贏得了下一輪競爭中致勝的制高點。這需要逆反式的創新思維才能洞悉瞬息萬變的商機和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
我們不妨做出如下提問:
為什么把精英人物可能都做不好的事情交給“草根”去做卻做得很好呢?
為什么有些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做好了企業而成為大老板?而那些具有本科、碩士、博士文憑的人士卻一事無成?相反,這些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的人士卻成了學歷不高的企業老板的員工,往住是員工的學歷比老板高,為什么?
就是因為這些學歷不高的企業老板具有了 “逆反式的創新思維” 。
人類思維總是在辯證否定的螺旋運動中不斷上升和發展的,而逆反思維則是人類思維過程中進行辯證否定的一種基本方式。
我以餐飲業為例,說明什么是逆反思維。所謂逆反思維,是指將原本按照邏輯思維設計的順序進行顛倒,顛覆經營者、消費者對傳統餐飲業的行為模式,從而誕生新奇古怪的新的經營思路來,讓消費者迅速對門店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繼而產生火爆的口碑傳播效應,使酒店快速具備獨有的營業特色。
比如說,如果一對情侶到酒店消費,用餐后由誰來結帳,一般人根本不用多想肯定是男方結帳,那如果我們開一家專門由女士結帳的情侶餐廳,專門制作適合大眾情侶消費檔次的套餐,再配合培訓得當的服務員進行服務,肯定會生意火爆,因為戀愛中有很多女孩子愿意由自己來買單,女方結帳更多的體現了女士自身的修養,相信很多男人也會當做有趣的事而帶自己的女友光顧,女士結帳,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概念。
一般顧客到一家酒店發現沒有座位時,會選擇重新找一家酒店消費,很少有人會在店內等候;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告訴顧客,每等待一分鐘,給予減免萊金一元的話,想想看,每天會有多少人去排隊哪!
史玉柱創立巨人集團在深圳倒閉了,卻用“逆反式的創新思維” 在上海成成營銷腦黃金,他的廣告詞就是 “今年過年不收禮,要收就收腦黃金” ,不僅還清了過去的債務,而且還成為了中國富豪榜上的成功企業家。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公司,用了僅僅5年時間便成為“國產手機五巨頭” 之一。創始人雷軍的思維就是“逆反式的創新思維” 。他說:“我們不是做產品, 而是做用戶,是看重用戶、發動用戶的表現,最大限度地來聚集人氣” ,所以雷軍也成功了。
四、“追求效率的質量思維”是互聯網思維本質
第三種是追求效率的質量思維。
追求效率的質量思維正在改變中國企業的經營組織模式。它讓企業變得鼻子更靈、反應更快,更為主動迅速地捕捉市場動態,并快速作出反應。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說:“沒有互聯網思維,企業就活不了。”自2013年開始,這家傳統的家電集團開始進入網絡化戰略階段,積極向互聯網轉型,目標是打造平臺型企業,同時推動員工轉型,扶持創業者創辦小微企業。海爾把這種內部創業的員工稱為“創客”。張瑞敏認為,“人人創客”是實現引爆價值、引領發展的前提,“海爾將成為資本投資者,對小微企業進行服務。海爾還會與市場的投資者結合起來,希望未來為‘創客’們付薪的,不是企業,而直接是用戶。”
2016年1月6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盧衛秘書長在年會上發布的《2015中國互聯網產業綜述與2016發展趨勢報告》顯示,產業互聯網蓬勃發展。“互聯網+工業”方面,工業互聯網加速改造制造業,助推中國向制造強國轉型;互聯網創新成果與能源系統逐步融合,智能電網加速發展。“互聯網+農業”方面,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融合加快,“互聯網+” 改變農業傳統生產經營格局。“互聯網+服務業”方面,分享經濟影響范圍快速擴展,信用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移動互聯網促進“互聯網+健康”向個性化服務演進;移動支付業務形態向金融生態圈演變;“互聯網+”服務商開始出現。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思維的實質是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思維,是實施國家戰略需要的思維,是貫徹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發展新理念的思維,是充滿創新精神的思維,是與時俱進的思維??梢哉f“互聯網+”是一種標志,是否借助互聯網在一定意義上成了傳統管理與智慧管理、傳統產業與新型產業、傳統銷售與現代銷售、傳統金融與當代金融的分水嶺。
倡導養成互聯網思維最重要、最核心的用意就在于倡導各項工作、各個領域都要學會利用互聯網。誰利用了互聯網,誰就是追趕時代大潮流;哪個領域利用了互聯網,哪個領域就是緊跟時代步伐的領域。
因此,學會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業創新是每一位企業家必修的課程。只有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業創新或運營企業,企業才會立于不敗之地,相反,就會被淘汰出局。
那么,試問,你已經走在了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業創新的路途上了嗎?
最后,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我今天所講的話題,并與大家共同思考: 未來商業組織不再是 “公司+雇員”,而是“平臺+個人” ,這個平臺就是互聯網平臺,你是如何思考的呢?
(作者吳禮明系人民論壇網副總編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兼職教授、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研究員、華東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