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市安徽商會會長、江蘇協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程華九(右)接受中國創業家網總編輯、中國企業家聯盟網總編輯、中國出版傳媒網總編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兼職教授吳禮明博士(左)專訪 張孝明攝
中國創業家網7月12日揚中特稿(首席觀察員吳禮明實習記者吳唯)他叫程華九,來自安徽省舒城縣大山里,是一位年輕的創業家,他領頭籌備并當選為首屆“揚中市安徽商會”會長,是因為他先后在揚中市、太倉市創辦了江蘇協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太倉公正外輪理貨有限公司、蘇州綠色心情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太倉正鑫壹品報關有限公司、太倉鑫得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太倉鑫程物流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他在揚中市擁有一家面積達624畝的“國家級一類港口”興隆港,成為新一代徽商中無與倫比的唯一擁用私人港口碼頭的成功創業家。
揚中市安徽商會會長、江蘇協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程華九(右)在興隆港碼頭與中國創業家網總編輯、中國企業家聯盟網總編輯、中國出版傳媒網總編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兼職教授吳禮明博士(左)在交流布局世界的前景中國創業家網實習記者吳唯攝
從港口出發,程華九擁有了新一代徽商中無與倫比的唯一的私人港口碼頭的優質資源,從港口水路沿長江而行,一艘艘萬噸巨輪從這里走向全國;又從這里走向世界。揚中市也因此而內外貿易額激增。
“布局世界”是程華九心中的夢想,也正是他追求的目標。他設想著他的巨輪從中國興隆港出發,首先到達馬來西亞吉隆坡,然后沿太平洋航行到達美國的西海岸洛杉磯,再到美國的東海岸奧蘭多,……
讓徽商精神融入江蘇省揚中市
揚中市安徽商會會長程華九在辦公室運籌惟喔中國創業家網實習記者吳唯攝
2019年7月6日,以“長江生態旅游島”著稱的江蘇省揚中市終于迎來一件廣大安徽籍企業家翹首以盼的大事:300多位嘉賓在君泰飯店共同見證了“揚中市安徽商會”成立,并共同把《新徽商宣言》精神推廣和融入到揚中市的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
新當選的首屆揚中市安徽商會會長程華九致辭說:“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推選我擔任首屆會長,使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將秉承‘抱團發展、友好協作、共創和諧、坦城自律、追求卓越、互助互贏、資源對接、服務會員'的宗旨,著力于‘自我發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回報社會'的愿景來攜手同行,用創新的機制促進商會的發展,不斷推進商會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健康化,并感謝揚中市委、市政府對商會的成立和新當選的商會領導班子祝賀和期待”。
揚中市安徽商會會長程華九與揚中市領導為“揚中市安徽商會”成立揭牌 中國創業家網實習記者 吳唯 攝
揚中市是全國百強縣市,位列2018年度“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23位、“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第8位。北面與揚州、泰州隔江相望,南面與鎮江、常州一衣帶水。全市由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島、雷公島四個江島組成,總面積33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83平方公里。長江沿線深水岸線62.7公里,下轄4個鎮、2個街道、揚中經開區和揚中高新區,總人口34萬,其中安徽籍在冊人士達3.3萬,約占揚中市總人口十分之一。因此,代表揚中市委、市政府前來祝賀的揚中市領導致辭說:“揚中市的成績與榮譽寫滿了在揚安徽人民的激情奮斗,銘刻著廣大安徽籍企業家朋友的傾情奉獻”。
程華九說,“徽商”是一段歷史,是一個經濟現象,也是一個文化現象。相對于“新徽商”而言,歷史上的徽商可以稱為“老徽商”。“老徽商”代表人物就是胡雪巖。老徽商崛起于明代中葉,他們為什么能夠在商場上成為贏家?為什么在明清時期達到輝煌?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內在精神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們對老徽商的積極的、有價值的精神予以總結,對于啟迪今天的‘新徽商’如何走向成功、如何創造新的輝煌,應該是不無裨益的”。
徽商精神的形成,與徽州獨特的地理和生存環境有著密切聯系。
程華九說,“徽州”是一個山區,山巒疊嶂,川谷崎嶇。多山的地理環境,必然給這里的人民帶來不便,乃至生存的困難。另外一方面,人口又在不斷增加,環境和生存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解決這一矛盾的出路在哪里呢?就是走出徽州,去經商。因此,徽州至今還有一首流傳很久的民謠:“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經商意味著漂泊,或者在山嶺間跋涉,或者悶坐舟中。遇到旅店就寄宿,三餐茶飯伴愁眠。更有甚者,是他們在經商途中充滿了風險。這樣一來,有些徽商們便積極開拓海外貿易市場來減少風險。
從陸地走向海上貿易,說明徽商已經不滿足于國內市場,同時積極開拓新的海外市場,表現了徽商的開拓精神。程華九就是一位積極開拓新的海外市場的成功者。
從2015年起,他的興隆港成為了他走向海上貿易的重要平臺。
從上海市到太倉市純屬偶然
揚中市安徽商會會長程華九與擔任商會顧問的政府部門領導合影 中國創業家網實習記者吳唯攝
1974年,程華九出生于安徽省舒城縣干汊河鎮橫垱村,在他身上,留下了鮮明的大山品格。他屬虎,今年44歲。
在程華九的故鄉小鎮,家庭式的羽毛作坊星羅棋布。當地人期望以“羽毛飛上天”來改變人的命運。當時,程華九家從祖父到父輩,都是打理羽毛生意的,家里也開了家羽毛材料加工廠。這時,敢于吃苦冒險的程華九卻不滿足于羽毛材料加工廠的生意經。
因此,當別人還在鄉村做本地生意時,他卻闖到附近霍山等地收購運輸汽車開發市場;當大家趕去山區兜生意時,他卻又把目光盯住了沿海上海一帶,開始做起跨省生意。
“如何把一根羽毛球做成全國大生意?”程華九一邊收購運輸汽車,一邊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2000年,他來到上海第一次見到了大型八個輪子的土方車。這個龐然大物,還可以自卸貨物,其作業效率自然比卡車要高出很多。于是,他咬咬牙決定貸款購買土方車,期待在上海運輸市場上開辟一番新天地。
“沒有更多的錢,怎么辦”?程華九與他人一合計,決定合伙,聯合添置了10輛土方車,共同進軍上海市場。
第二年,這群從大別山里走來的農民工,相繼在上海閘北、嘉定、寶山等大型工地承接土方運輸工程,在上海FI賽車城、上鋼廠搬遷重建等諸多工地,都留下了他們揮汗如雨的身影。
一次,一位朋友突然給他說起上海毗鄰太倉港的開發建設氛圍及投資環境,喚起了他再次激情創業的沖動。“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于是他悄悄來到太倉港考察。
來到太倉港,程華九看到集長江水域航道優勢和太倉港區位優勢一瀉千里的江流,怦然心動,這里不正是自己朝思夢想的創業熱土么?
這是2006年,程華九欣然在太倉注冊了一家裝卸公司,從此扎根太倉港,生財太倉港。
“在太倉港,只要把握商機,贏得時機,就能實現人生的遠大抱負”,程華九從自己最為擅長的黃沙建材做起,2009年又與他人合資500萬元購買了3艘浮式起重船,并招收民工做員工。
“我是從2009年開始做起水上運輸市場生意的,這3艘浮式起重船是我以港口為起點做起水上運輸的開始”。程華九說這番話,心情還是十分沉重,因為他不知道10年后的今天,他已擁有一家坐落揚中市的“國家級一類港口”興隆港。
“從家鄉到太倉再到揚中,遙遠的距離,擋不住我人生的尋夢步伐”
從家鄉舒城到太倉再到揚中,程華九既立足水上運輸,又主動開拓陸路運輸,參與市場競標,做大物流產業。不僅經營運輸黃沙石子等建材業務,還與華中航運等企業聯手,開辟江海聯運航線,涉足鐵礦石、電煤、化學化工品等項目,把各類貨物運輸延伸到長江中上游地區,以及全國有水運的城市。
“不是一夜之間做大做強,而是追夢之心太久太累”,“從家鄉到太倉再到揚中,遙遠的距離,擋不住我人生的尋夢步伐”,程華九接受中國創業家網、中國企業家聯盟網、中國出版傳媒網3家國家級新媒體聯合采訪時,總是那么淡定而深沉。
民營企業家程華九擔任了新設立的“太倉市鑫順公司武裝部”部長圖片由揚中市安徽商會提供
作為太倉水上運輸的集散地,程華九目前已擁有12艘起重船,可實行平戰結合軍民融合項目。2014年,程華九的水上運輸船隊被太倉市武裝部門編為水上運輸中隊,參與民兵和國防建設;蘇州市軍分區在程華九的企業設立了“太倉市鑫順公司武裝部”,并聘任民營企業家程華九擔任太倉市鑫順公司武裝部部長,軍分區在民營企業設立武裝部舉措實屬少見。程華九穿上了軍裝,覺得自己格外英姿颯爽,肩上賦予了新的保家衛國的重擔。
從陸地到水上,從大山到江海,程華九先后創辦了15家公司,業務涉及陸運、水運、倉儲物流、船舶代理、國際貨物代理等多個領域,成為迄今太倉港建材行業最大的貨物中轉集散地,成為揚中市首個擁有私人港口碼頭的“國家級一類港口”的成功創業家。
“國家級一類港口”興隆港一隅中國創業家網實習記者吳唯攝
在“揚中市安徽商會”成立當天,程華九指著他的新的商會領導團隊說,根據《揚中市安徽商會選舉辦法》和揚中市安徽商會第一次理事會議決定,張前林當選為執行會長;吳滿發、錢付友、邢朝陽、俞祖宏當選為常務副會長;周海飛、張道紅、洪錦、王元領、王守君、吳烈軍當選為副會長;卞志平、李能祥、董凱、王小五當選為常務理事,譚偉、邵忠祥、凡紹路、石衛華、喬林、劉孝坤、劉傳海、陳宏權、胡龍彪、張偉、傅什、陳彥霖、俞能剛、程加柱、梁章、張兵、張文彬、程永華等18人當選為理事;周海飛為秘書長;許小勇為監事長。
揚中市安徽商會大家庭合影中國創業家網實習記者吳唯攝
在每個生意場的關鍵節點,程華九總是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從而穩操勝券。如今,“太倉市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會長”、“執行會長”等諸多榮譽已布滿程華九的身上,那么,在“揚中市安徽商會”這條航船上,程華九將如何帶領大家披荊斬棘辟波斬浪呢?
(下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