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立 新
中國企業家聯盟網評論員文章 2020年伊始,中國發生了一件極不平常的事,源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武漢高發后,向全國蔓延,而且愈演愈烈。
面對這場嚴重的疫情,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動全國人民眾志誠成,共同抗擊。
但是,在抗疫斗爭中,仍然存在許多不和諧問題,在某些地方脫離群眾,不實事求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民眾言路不暢,政府不作為、慢作為,辦事效率低下,不依法抗疫等等還是嚴重存在。
就筆者所經歷和了解的就有以下突出問題:
一是言路不暢,民眾訴求處理效率低、效果差。各級政府開通了12345等熱線電話,疫情期間這些電話出現了嚴重擁堵,等待時間少則10多分鐘、20多分鐘,長則達到30多分鐘、40多分鐘,甚至更長。而且接通后客服不能完整記錄,流轉過程不能正確流轉到處理單位,承辦單位不及時、不認真、應付式回復,甚至干脆不回復。熱線電話之外,許多政府辦公電話拒絕向民眾公布和接聽,民眾找政府難成為突出問題;
二是面對疫情突發,政府行政忙中出錯,簡單粗暴,不依法抗疫。某縣級市僅發布一例確診病例,即由住建局發布對居民小區嚴格管控, "一刀切"禁止小區業主進出,就發布層級而言,涉及民眾權利出行規定規范性文件,住建局發布是完全錯誤的,應由當地人民政府通告發布。而且,相關人員還口出狂言:“非常時期,還要什么法律呀”,嚴重違反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第三次會議上所說的“疫情防控越是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的要求,是嚴重的不講法律,違背中央精神的政治性錯誤;
三是不能兼顧嚴格管控和民眾需求的關系,制訂規定和執行措施缺乏人性化。 "一刀切"規定居民小區業主不進不出,根本沒有考慮業主生活需求的保障,在物業公司人員缺少的情況下,物業公司代為業主采購生活用品完全不可能。某居民樓因發生一起確診病例,病人轉運后,這棟大樓完全嚴格封閉,樓內在住70多戶居民長達3天無人送菜送飯,一些病人藥品短缺無人問津,反復救助后在3天后才算有所解決。一些旅游度假小區,偏離城市和鄉鎮,公共交通全面停行、私家車禁止出行后,在生活物資保障和快遞不能送達等方面遭遇了空前困難,對這些問題,政府在嚴格管控情況下,沒有同步考慮保障措施;
四是口罩等防疫急需物資,對民眾保障不力。從春節前一周起某些地方就已經開始斷供,政府盡力不夠,只是等待國家的調撥,而且獲得的口罩資源,僅僅保障醫務工作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對民眾急切的需求根本不顧。在民眾連普通一次性口罩都不能獲得的情況下,一些政府官員卻戴著N95口罩招搖過市,這種不能與民眾同甘共苦的現象激起了民眾的憤慨,嚴重影響了抗疫工作的團結一心和力量凝聚。
五是信息公開不能及時透明,個別地區還出現了虛假信息發布的嚴重問題。某地發生一起確診病例,在上級衛健委和下級政府幾乎同時發布病例軌跡信息時,上級衛健委信息顯示該患者幾乎沒有隨意走動,到家后居家隔離,沒有外出。而下級政府信息反映,該患者歸途中去了不少地方,而到家后又多次外出。兩家均以權威發布,導致民眾無法分辨那家是真正的權威,對民眾造成了誤導,不利于接觸者的發現和疫情擴散的防止。不認真調查核實,導致發布信息錯誤,不但是工作作風問題,更是抗疫工作中的瀆職。如此等等問題,是值得引起高度重視的。
在當前疫情仍然十分嚴重的情況下,筆者建議各級政府必須正視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對工作嚴重失誤者應該嚴肅問責,以此引以為戒,從而達到抗疫工作的作風根本轉變。要樹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依靠人民,時刻為人民著想,努力解決人民急需解決的困難,取得人民的信任,發動人民共同參與抗疫戰斗,真正把抗疫作為一場人民戰爭來打,我們才能早日取得這場抗疫戰斗的全面勝利。